曹彤:金融科技赋能金融业均衡发展
在国内与地方金融体系供需结构存在失衡的背景下, 均衡发展逐渐演变为当前金融业创新的主要命题。现代经济体系对于金融均衡发展的要求分化为金融体系内部的完善与金融体系外部连接的优化两个层面, 金融科技有望以效率提升、渠道优化、风控升级为突破口推动金融业回归均衡。IMI联席理事长、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彤提出,推动银行转型升级、发展新型金融工具、构建信息金融生态是金融科技赋能均衡发展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以下为文章整理:
中国总体经济发展态势自高速增长转换为高质量、稳增长后, 对金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金融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部分过度扩张与非理性投资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金融业发展结构失衡, 这一问题在地方经济体系中更为突出。金融科技3.0时代下, 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与应用为金融业均衡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新的信息技术赋能下, 传统金融体系矛盾困境、多层次市场发育不足、金融机构创新有限、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思路。金融科技如何赋能形成结构合理、均衡有序、供给高效的金融体系成为当前我国乃至地方经济发展中应予以重点关注的命题。
一、均衡发展渐成金融业主命题
均衡发展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金融业均衡发展的要求在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变革加深的过程中也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一方面金融体系自身构建了独立的运行空间, 形成自交易、自竞争的市场环境, 不需要实体经济的直接参与;另一方面, 金融业的根本任务应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有效供给、资源高效配置支持这一本源。因此, 金融业的均衡发展分化为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金融体系内部的矛盾缓释与市场健全;二是在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联结层面上资金配置失衡的矫正。
(一) 金融体系的两难命题
我国的金融体系两难矛盾长期存在, 内生性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 当前的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 社会对银行信贷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另一方面, 银行信贷的过度投放导致货币供给相对过剩, 银行信贷投放与货币M2供给呈现同趋增长, M2增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长率, 造成流动性过剩。过度信贷供给在短期内加剧金融风险、对金融市场形成不良冲击, 长期内存在恶性通胀的隐患, 积累金融危机势能。
在这一背景下, 金融稳杠杆工作逐步提上日程, 但降杠杆工作力度难以把握。国内金融市场敏感性较强, 稳杠杆文件的出台易造成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 提升短期风险, 侧面反映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协调性不足。究其内因, 传统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对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适用性下降, 即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少量优质企业 (AA以上) 为服务对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分业监管体系三大体系难以建立起符合中国当前需求的金融与经济链接, 在平衡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与控制货币供给、金融风险的政策目标上难以发力, “脱虚向实”工作成效有限。从根源上看, 打破三支柱体系的桎梏, 发展多层次直接融资市场成为构建符合实体经济融资需要、快速缓释两难矛盾、均衡金融体系融资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二) 金融机构的创新挑战
金融业均衡发展还体现在金融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均衡发展, 即关注金融机构服务的创新是否能够适应新兴的金融技术与客户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内的广泛试点与应用, 金融科技正重塑金融生态。金融科技对金融生态的变革不仅在于传统业务的优化提升, 更在于金融商业模式的改变与金融平台的数字化转型。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创新通常局限在银行现有业务范围之内, 难以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迅速更迭与自身发展需求, 其创新转型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从内部因素看, 金融供给过剩与数据管理能力有限给金融机构的创新转型形成了一定阻碍。从外部因素看, 客户属性的不断更迭与新进入者的竞争冲击增大了金融机构创新转型的压力。
(三) 中小企业的融资痛点
在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联结层面上, 资金分配失衡问题凸显。大型优质企业是银行信贷的主要流向, 占银行贷款的50%以上, 中小企业在金融资源分配中受到金融排斥。在间接融资层面, 由于中小企业难以自证, 同时缺乏抵押品与可靠信用支持, 金融机构往往对小微金融需求设置较高的贷款条件, 而直接融资市场门槛较高, 中小企业难以进入。此外, 金融稳杠杆的负面影响更有可能传导至风险缓释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
二、金融科技赋能逻辑
(一) 金融体系的两难命题
金融科技实质上是科技赋能金融带来的新型金融业生态。金融科技现象的本质可以从技术维度和金融维度来分析。金融业态的升级转型背后是传统金融痛点的解决, 金融效率低下、金融风险高企、金融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均有望在金融与科技的互动中探寻答案。
(二)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业创新
为最大化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 金融业的均衡发展是当下金融业创新的重点攻克方向。处于金融科技3.0时代, 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是金融体系新调整的突破口, 能够从效率提升、渠道优化、风控升级三个方面缓解金融非均衡发展难题。
1.效率提升:完善金融机构普惠服务
金融业均衡发展的重点仍然在于完善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创新重点首先在于“普”, 即扩大金融服务的有效覆盖面, 将中小微企业信贷、个人信贷、农村信贷等传统金融链条上的长尾客群纳入服务范畴, 主要从链接与认知两方面进行创新。其次在于“惠”, 即能够以金融机构可负担的金融成本与商业模式为上述客群提供金融服务, 主要从安全与效率方面进行创新。一是重塑链接,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深化认知, 深度“了解你的客户”。三是保障安全与效率提升, 提高金融服务成本的可负担性。
2.渠道优化:健全多层次直接融资市场
信贷等间接融资模式的长期主导显然不利于金融业的均衡发展, 且以银行业为主的间接融资市场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 在经济下行时期将放大金融风险。金融供给侧改革是扩宽融资渠道、分散金融风险的有效思路, 多层次直接融资资本市场的建立为金融市场创造了多元决策主体, 各金融主体的投资属性与风险承担属性各异, 不仅为金融需求端提供了多元融资来源, 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逆周期效应, 在经济下行周期提升金融稳定性。构建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的关键主要包括优化供给效率和创造供给新渠道两个方面:
一是以金融工程盘活现有资产存量。金融科技各新兴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金融工程在更高技术层面的升级, 依托于金融科技赋能的金融工程, 催生出一系列如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新兴金融工具以盘活当前资本市场资源, 提升金融运转效率。
二是以新兴科技激活社会闲散资金。解决现有资产运转效率问题后, 能否归集社会闲散资金势能是满足全社会“末梢神经”金融需求的重点所在, 其核心是互联网金融创造金融新供给。
3.风控升级:解决三个“不对称”问题
金融的核心是风控, 传统金融风控体系已经难以应对金融科技新商业场景下的风险问题, 脱离有效风险控制的金融创新仅仅是“空中楼阁”, 更不用说从根本上利用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均衡化发展。金融科技赋能金融风控的思路在于应对三类“不对称”问题, 在根源上为金融创新保驾护航。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的应对。其次是“金融技术不对称”的应对。最后是“账务记录不对称”的应对。
三、金融科技赋能路径
推动金融业均衡发展的创新需要重点把握模式升级、市场健全与信息联结。简而言之, 金融科技赋能的实施路径主要在于从金融机构自身供给能力与方向、金融供给渠道拓宽、金融供给与需求端的有效连接三个方向 (图1) , 以期实现金融业态的创新升级。
图1 金融科技赋能方向与路径
(一) 推动银行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实力
金融机构面临新兴技术冲击与金融需求改变的动态市场, 亟需恰当融合金融科技以转型升级, 实现供给与需求端的均衡发展。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赋能背景下, 较为有效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转型视角在于“六化”:即资产端的证券化、支付端的区块链化、服务端的体验化、投贷联动的智能化、管理端的大数据化和负债端的互联网化。
一是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转型的意义在于促进信贷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的转变。
二是支付端的区块链化对中小银行的意义更为明显, 其本质是自我征信技术的实现, 弥补中小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缺陷。
三是管理端的大数据化重点在于依托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在线风控与IT办公系统效率提升。
四是负债端的互联网化, 即理财存款端的互联网化是金融机构应对多种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冲击、降低资金成本的重要方式。
(二) 发展新兴金融工具, 链接实体经济
改善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体系是均衡化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在新兴技术下开发新型金融工具或以新技术对其他融资方式的再开发均是缓解这一不平衡的良方。基于不同金融需求端提供相适应的融资工具, 充分缓解不同规模、不同评级层次企业的融资压力, 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均衡性与有效性。
1.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视角。供应链金融是中小微金融的成功探索, 也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刚需”。但也因其授信对象局限、信息不对称严重、虚构交易成本低、违约风险高居不下等痛点难以突破发展。
2.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支撑中大型企业融资的有效工具。高评级的优质企业在直接融资市场上并不难获取资金, 资产证券化工具能够帮助低评级的中大型企业在不增加负债的基础上完成融资。资产证券化这一新兴市场在国内未发掘的潜力较大, 但存在一定技术门槛, 企业参与度不足, 因此ABS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入局显得格外重要。
(三) 构建信息金融生态, 解决信用难题
构建均衡金融发展生态不仅需要充实金融供给端的多层次服务, 更重要的是要搭建起供给与需求链接的桥梁。金融是一部金融加科技的发展史, 同时也是科技对信息管理不断优化的过程。金融供需端的有效链接痛点在于“信息-数据-信用”三者之间的鸿沟, 传统融资模式依托抵质押、担保带来的金融两级分化问题得不到解决。构建信息金融生态的核心在于将企业信息转变为可计算的模型化数据, 进一步转化为金融机构认可的信用行为, 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实现直接信息对称 (图2) , 而金融科技所带来的新兴技术使这一思路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市场逻辑视角下, 金融机构主动联结中小客户内生动力不足, 在一定时间内长尾客群为其创造的营收可能难以覆盖其前期信息分析投入;另一方面, 融资存在困难的客户往往在信息转换分析能力上略显不足。第三方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入局是契合金融市场逻辑的求解之道, 如何将来自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庞大信息源进行整合与模型化, 对接金融机构以产生新的融资行为才是关键。
图2 信息对称构建信息金融思路
综上所述, 从金融均衡发展体系健全的视角出发,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创新的最优路径是金融供给与金融生态的共同转型。这一思路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乃至地方金融体系以信贷为主的特征, 兼顾金融机构自身信贷服务能力的技术升级与多层次金融供给的精准发展, 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即在金融机构层面重点把握“六化”转型方向, 同时着力做好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工具在金融科技新技术冲击下的模式升级, 完善金融供给端。信息金融生态的构建是攻克金融供需连接鸿沟难题的关键, 鼓励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信息服务平台入局金融体系布局, 提升金融参与主体的信息互动效率, 有助于加快金融业回归实体经济服务本源。
后台回复20190509,获得PDF版全文
编辑 徐开杰
整理 刘文婕
来源 《甘肃金融》杂志
审校 田雯
责编 胡晓涛、金天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刘青松:当前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处理好三大属性之间的关系
论文 | 财政部王毅等:中国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